1-9月,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,实际进资32.46亿元;新引进外资项目10个,实际利用外资7717万美元;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13亿元,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.7亿元;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,规上工业企业总规模达93家。
数据表明,德安县正以势如破竹的态势决战工业700亿。
一年来,德安县以“现代轻纺、电子电器、新型材料、汽车配件”四大产业为主导,辅之以五金建材、食品医药、矿产加工产业,着力培育特色明显、产业集聚、配套齐全的新型现代产业基地。
以项目为核心,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。德安县将工业项目、招商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四套班子成员、县直部门、各个乡镇,实施项目“六个一”推进机制,明确时间节点,做到事有责任之期、岗有责任之人。形成对工业项目、招商项目的高压调度机制,坚持每半月现场调度、每月招商招工调度,对项目的推进、存在的问题、当前的困难摸清情况,对症下药。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,对施工进度、投资进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责任单位,严肃问责处理。充分发挥工作督查、诫勉谈话、媒体曝光、目标考评等措施加快项目推进。严格县直单位和乡镇场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评,加大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等方面比重,对获奖单位负责人给予物质奖励,对没有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。
以招商为抓手,引来大项目争相落户。今年1∽9月,德安县列入全市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总数达到22个,加快推进德鑫纺织建设早日投产,到2017年纺织产能将达230万锭,产值200亿元;加快推进阳川科技、德朗电子等项目建设进度,到2017年电子电器产业产值100亿元;确保新材料产业园区如期开工建设,到2017年形成规模产值100亿元;加快鸿安科技、骏创科技汽车配件等项目的建设进度,力争2017年产值50亿元;加强五金建材、食品医药、矿产加工其他产业的推进,确保各产业到2017年产值过50亿元。该县根据产业定位,选准招商方向,不断搜集招商引资信息,进行筛选、建档、跟踪、洽谈,组建了15个乡镇招商团和15个县直招商团,分别由县党政领导带队,实现组大团、招大商;抓好以商招商,发挥外籍、本土企业家和商会作用,内引外联,吸引更多客商来德安投资兴业;积极对接长、珠、闽地区,紧盯产业转移,推进体制嫁接、资金引进、项目落户,重点做好深圳、东莞等地区手机产业转移和福建等地区纺织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,重点突破“招大引强”“央企入县”;全面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、大集团的对接,引进一批关联度高、配套性强、带动力大的项目,做大做强特色产业。近日该县还被省政府认定为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。
以服务为保障,营造良好的安商氛围。为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,德安安排专人对全县重点工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同时,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,开展政策咨询、政务代理、财务代理、员工培训、企业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的服务。德安县抓住机遇,成为江西省2013年度“财园信贷通”项目23个试点园区之一,仅此一项就为园区企业新增融资额度近2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德安县“财园信贷通”共为43家企业贷款1.62亿元,放款总量全省排名19位,全市第1位。积极发挥园区企业招工主体作用,强化乡镇和部门招工责任意识,形成政府与企业招工良性互动,还坚持招工与招商相结合,实行组团招工,2013年在省内外为园区企业成功招录工人3616人。在加大造地增粮和低丘缓坡土地政策的同时,积极通过发改、工信、商务等部门途径,大力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用地,去年通过省政府重点项目调度机制争取用地指标1000多亩,有效缓解了全县项目用地指标紧张难题。
以园区为基础,日臻完善平台建设。德安县自启动丰林工业新区建设以来,进展迅速,目前一期已完成征地3300亩及范围内的拆迁和青苗评估;土石方工程于今年5月份开始,总工程量约500万立方米,目前已完成1/10;总投资约2000万元的丰林工业新区路网(东一路、北一路和北二路)工程正在招投标;丰林工业新区11万伏变电站和日产10万吨的自来水厂正在规划设计中;占地80余亩的泥家垄公墓区已建设完成。同步加强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目前七期土方基本到位,所有项目基本入场施工。在建路网基本完工,西外环路、七支路完成了路面工程,一环路路面基础基本完成。七期雨污水管道铺设工程正在施工;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进展顺利;22万伏变电站土建全部完成,正在安装调试设备。(九江日报 特约记者张小莉 记者 江慧)